中国人幸福感不如非洲国家,是谁偷走了国人的幸福?

作者:佚名
类型:
电影花絮
导演:
年代:
地区:
未知
语言:
未知
更新:
2023-10-25
简介:
偶尔看到温铁军教授关于中国人幸福感不如非洲人的言论,说真的,估计大部分人都对现在的状况不太满意吧?我看了一下我国幸福感指数排名,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,真的是惨不忍睹。详细>>
正文:

偶尔看到温铁军教授关于中国人幸福感不如非洲人的言论,说真的,估计大部分人都对现在的状况不太满意吧?我看了一下我国幸福感指数排名,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,真的是惨不忍睹。我们的幸福感指数长期徘徊在全球80名之后,甚至连很多非洲国家都不如。就连亚洲的菲律宾,幸福感指数也是超过我国的。再过几天就过春节了,这个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,现在逐渐失去了过节的味道,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很多人的负担。幸福,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。我们曾经邻里和睦,有口饱饭吃就觉得很幸福的感觉,到底被谁偷走了呢?

有感而发,不喜勿怪。说几个大家关注的点。

首先,活着的人没奔头,似乎人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。

当我们还没有度过天真的童年,就开始被家长逼着报各种补习班,开始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规划。本来最美好的童年,伴随着越来越重的书包和越来越厚的眼睛度过了。

我记得我小的时候,每天晚饭后都跟小伙伴玩到很晚才回家睡觉。儿时的农村甚至电视机都没有几台,依然整天玩的不亦乐乎。老鹰捉小鸡,筛羊羔等游戏虽然单调,但是天天玩的不亦乐乎。现在大家再去看看农村的孩子,谁家不是整天窝在家里玩手机?路面硬化了,干净了,没有泥土气息了。孩子的穿着和吃的也都好了无数倍。再也不是只有到过年才可以穿新衣服和吃肉的年代了。但是街道上空落落的,根本没什么人。

儿时的记忆里,虽然很穷,但是还没有放寒假,鞭炮声早已此起彼伏。现在的农村,别说禁放鞭炮了,就算不禁放的前几年,也没有什么鞭炮声。除了吃饺子的除夕夜有噼里啪啦的响声,平常基本上听不到鞭炮声。

儿时的记忆里,周末就是周末,根本就没有各种补习班。放假就是玩儿。现在的孩子,还有几个人还在玩?基本上没有人在周末和假期里学习。所谓天真烂漫,说的就是那时候的童年。

现在的孩子,从还未出生就在接受各种教育,一直到大学,研究生。根本没有消停的时候。大部分孩子的童年,都伴随着各种的学习度过,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童趣。

其次,当步入社会,残酷的真相再次刷新大部分人的认知!

好不容易度过了二十年的繁重教育时光,进入社会的第一课,很快就会打了大多数人的脸。就业,成为了大多数人无法选择,只能随波逐流。当然了,那些个真正成绩优异,名校毕业,家族背景好的除外。不过这样的人在全民中的比重是很低的,不会超过5%,剩下的绝大多数都要面临着随波逐流的命运。当人生的洪流模式开启,人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。

当二十年学习时光结束,就业刚刚要稳定的时候。人生又开始了又一次的必须。结婚,成为几乎所有人无法回避的事情。在多年计划生育政策下,我国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。这让女性成为了婚姻市场的优势方,各种毒鸡汤的灌输下,男女都觉得婚姻是沉重的负担。哪怕是女性,又有多少是婚姻如意的?

结婚之前,之后。买房,生娃,孩子的教育,都要求一个小家庭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房子。这套房子作为一个钢筋水泥牢笼,几乎困住了一个家庭半辈子的时光。当人走到这里的时候,真正到了无法选择的地步了。为了还各种贷款,开始忍气吞声,开始背离自己原本孤傲的一切。当人生被一个月可怜的几千块钱左右的时候,人还有什么奔头?就这,还要预防中年危机,还要预备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。长此以往,积劳成疾!

最后,人生进入下半场的时候,医院成为了大部分人无法避开的地方!

如果一个平凡人,没什么意外的工作到60岁,还完了房贷车贷等贷款的时候。回首过往,不管是觉得无债一身轻还是窃喜自己没有成为被淘汰的那一个。人生下半场的残酷却是大多数人都避不开的。

因为长期的压抑以及苟且偷生,大部分人无法安度晚年。等老了疾病缠身才是常态。当所有的愿望都已实现的时候,当你还觉得空落落的时候,医院将会成为你晚年花光所有积蓄,甚至负债累累的地方。一场小病,会消耗掉你一个月的退休金,一场大病,会花光你一生所有的积蓄,甚至还不够。这就是大多数人晚年的状况!

只有等你真正的走到生命的终点,你才会发现,原来你辛苦了一辈子,努力了一辈子,到最后和出生的时候一样,赤条条的来,赤条条的走。除了子女给自己的一身丧服,三尺墓地之外,你在这个世界上,从来没有感觉到幸福的时候!

可能很多人会发出疑问,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感消失了。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过,但是总也找不到根本的原因。在我看来,可能教育产业化,住房产业化以及养老产业化,医疗产业化,才是这一切的原因吧。教育产业化催生了家长的鸡娃行为,所以本该有声有色的童年,变成了惨淡的,毫无生趣的学习。住房产业化导致本该实现报复,大展宏图的中年,败给了每个月需要还的各种贷款。养老产业化,让你有钱也不敢花,因为你生怕自己老无所依,还没死,钱就花完了。而医疗产业化更狠,直接抽走了你最后一点积蓄。想起来也就是,人活一世,劳碌一生,从生到死,几乎选择的机会都没有。如此人生,有幸福感才怪!

大家如果觉得实在无趣,不妨去看一下非洲那些原始部落的人的生活方式。虽然看上去他们吃不好,穿不好,但是人家生活的方式还是可以启迪我们的。其实选择躺平也是一种方式,只不过从现实来看,都躺平了,不做韭菜了,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。人生本就困苦,且行且珍惜吧!


猜你喜欢
剧情简介

偶尔看到温铁军教授关于中国人幸福感不如非洲人的言论,说真的,估计大部分人都对现在的状况不太满意吧?我看了一下我国幸福感指数排名,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,真的是惨不忍睹。我们的幸福感指数长期徘徊在全球80名之后,甚至连很多非洲国家都不如。就连亚洲的菲律宾,幸福感指数也是超过我国的。再过几天就过春节了,这个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,现在逐渐失去了过节的味道,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很多人的负担。幸福,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。我们曾经邻里和睦,有口饱饭吃就觉得很幸福的感觉,到底被谁偷走了呢?

有感而发,不喜勿怪。说几个大家关注的点。

首先,活着的人没奔头,似乎人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。

当我们还没有度过天真的童年,就开始被家长逼着报各种补习班,开始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规划。本来最美好的童年,伴随着越来越重的书包和越来越厚的眼睛度过了。

我记得我小的时候,每天晚饭后都跟小伙伴玩到很晚才回家睡觉。儿时的农村甚至电视机都没有几台,依然整天玩的不亦乐乎。老鹰捉小鸡,筛羊羔等游戏虽然单调,但是天天玩的不亦乐乎。现在大家再去看看农村的孩子,谁家不是整天窝在家里玩手机?路面硬化了,干净了,没有泥土气息了。孩子的穿着和吃的也都好了无数倍。再也不是只有到过年才可以穿新衣服和吃肉的年代了。但是街道上空落落的,根本没什么人。

儿时的记忆里,虽然很穷,但是还没有放寒假,鞭炮声早已此起彼伏。现在的农村,别说禁放鞭炮了,就算不禁放的前几年,也没有什么鞭炮声。除了吃饺子的除夕夜有噼里啪啦的响声,平常基本上听不到鞭炮声。

儿时的记忆里,周末就是周末,根本就没有各种补习班。放假就是玩儿。现在的孩子,还有几个人还在玩?基本上没有人在周末和假期里学习。所谓天真烂漫,说的就是那时候的童年。

现在的孩子,从还未出生就在接受各种教育,一直到大学,研究生。根本没有消停的时候。大部分孩子的童年,都伴随着各种的学习度过,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童趣。

其次,当步入社会,残酷的真相再次刷新大部分人的认知!

好不容易度过了二十年的繁重教育时光,进入社会的第一课,很快就会打了大多数人的脸。就业,成为了大多数人无法选择,只能随波逐流。当然了,那些个真正成绩优异,名校毕业,家族背景好的除外。不过这样的人在全民中的比重是很低的,不会超过5%,剩下的绝大多数都要面临着随波逐流的命运。当人生的洪流模式开启,人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。

当二十年学习时光结束,就业刚刚要稳定的时候。人生又开始了又一次的必须。结婚,成为几乎所有人无法回避的事情。在多年计划生育政策下,我国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。这让女性成为了婚姻市场的优势方,各种毒鸡汤的灌输下,男女都觉得婚姻是沉重的负担。哪怕是女性,又有多少是婚姻如意的?

结婚之前,之后。买房,生娃,孩子的教育,都要求一个小家庭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房子。这套房子作为一个钢筋水泥牢笼,几乎困住了一个家庭半辈子的时光。当人走到这里的时候,真正到了无法选择的地步了。为了还各种贷款,开始忍气吞声,开始背离自己原本孤傲的一切。当人生被一个月可怜的几千块钱左右的时候,人还有什么奔头?就这,还要预防中年危机,还要预备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。长此以往,积劳成疾!

最后,人生进入下半场的时候,医院成为了大部分人无法避开的地方!

如果一个平凡人,没什么意外的工作到60岁,还完了房贷车贷等贷款的时候。回首过往,不管是觉得无债一身轻还是窃喜自己没有成为被淘汰的那一个。人生下半场的残酷却是大多数人都避不开的。

因为长期的压抑以及苟且偷生,大部分人无法安度晚年。等老了疾病缠身才是常态。当所有的愿望都已实现的时候,当你还觉得空落落的时候,医院将会成为你晚年花光所有积蓄,甚至负债累累的地方。一场小病,会消耗掉你一个月的退休金,一场大病,会花光你一生所有的积蓄,甚至还不够。这就是大多数人晚年的状况!

只有等你真正的走到生命的终点,你才会发现,原来你辛苦了一辈子,努力了一辈子,到最后和出生的时候一样,赤条条的来,赤条条的走。除了子女给自己的一身丧服,三尺墓地之外,你在这个世界上,从来没有感觉到幸福的时候!

可能很多人会发出疑问,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感消失了。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过,但是总也找不到根本的原因。在我看来,可能教育产业化,住房产业化以及养老产业化,医疗产业化,才是这一切的原因吧。教育产业化催生了家长的鸡娃行为,所以本该有声有色的童年,变成了惨淡的,毫无生趣的学习。住房产业化导致本该实现报复,大展宏图的中年,败给了每个月需要还的各种贷款。养老产业化,让你有钱也不敢花,因为你生怕自己老无所依,还没死,钱就花完了。而医疗产业化更狠,直接抽走了你最后一点积蓄。想起来也就是,人活一世,劳碌一生,从生到死,几乎选择的机会都没有。如此人生,有幸福感才怪!

大家如果觉得实在无趣,不妨去看一下非洲那些原始部落的人的生活方式。虽然看上去他们吃不好,穿不好,但是人家生活的方式还是可以启迪我们的。其实选择躺平也是一种方式,只不过从现实来看,都躺平了,不做韭菜了,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。人生本就困苦,且行且珍惜吧!